收益回撤比是什么意思?
收益回撤比又稱收益回撤率,是指一段時間內的收益率與最大回撤比例之比。比如A點時的收益率是60%,B點時的收益率是30%,A到B的回撤就是30%,那么回撤收益比就是80%/30%=2。計算公式就是:收益回撤比=收益率/最大回撤比例。
一般在實際生活中用收益率來判斷某只基金的業績收益情況,使用最大回撤比例來判斷某只基金的風險性等,所以結合這兩者的收益回撤比就可以作為投資者投資策略以及基金趨勢的綜合指標。
通常收益回撤比越大,說明基金回撤越小,基金越穩定;收益回撤比越小,說明基金回撤越大,基金波動較大,不穩定。
回撤率是指基金在一段時間內的凈值從最高的位置下跌至最低位置的幅度,其公式為:(凈值高點-凈值低點)/高點*100%。比如,某只基金凈值在一個月內的最高值是2元,最低值是1元,那么該基金在這個月內的回撤率=(2-1)/2*100%=50%。
一般來說在基金市場上,投資者可以根據基金的回撤率來判斷基金是否值得投資以及后續的發展情況,基金的回撤率越大,說明基金后續的反彈機會更大,不過風險也比較大,所以虧損的概率比較大,對于激進型投資者來說比較適合,可以考慮購買回撤率較大的基金;回撤率越小,說明基金后續的發展比較穩定,基金的波動較小,風險較低,虧損的概率也較低,回撤率較小的基金比較適合穩健型的投資者。
對于基金份額持有人來說,回撤率越高,損失可能更大;對于還未買進基金的投資者來說,回撤率越高,基金凈值越低,買入成本就會更低;對于一次性買進的投資者來說,回撤率越低,最大損失就越低,較為穩定;對于一般投資者來說,回撤率越高,波動幅度越大,在最低時買進成本越低,獲得的基金份額越多。
基金一般回撤多少加倉?
基金回撤是指基金由上漲趨勢,開始變為下跌趨勢,那么,投資者在基金回撤多少的時候進行加倉操作呢?
一般來說,投資者可以等基金回撤30%左右可以開始進行加倉操作,在加倉過程中,投資者應根據以下因素分批買入,留有足夠的資金來應對基金后期下跌帶來的風險。
1、基金的市場行情
投資者在進行加倉的時候可以根據市場行情來買入,即在市場行情由差轉好時買入。
2、基金標的物的走勢
基金標的物的走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基金的走勢,即當基金標的物上漲時,基金上漲,反之,當基金標的物下跌時,基金下跌,因此,投資者可以在基金標的物下跌行情結束的時候,進行加倉操作。
3、基金的走勢
投資者可以根據基金的歷史走勢來進行加倉操作,即當基金的走勢跌到歷史的最低位置,出現反彈的情況時,可以考慮進行加倉操作。
關鍵詞: 收益回撤比是什么意思 基金一般回撤多